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 
 
  您的位置>>首页>>综合信息>>农机快讯
请选择字号【 】 
 
公主岭:“间作模式”实现“一地双收”
2023-7-27

  当前,玉米进入拔节期,在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智慧农场里,科技人员利用玉米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高度不同,采用空间错位搭配的“间作模式”,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使用潜力,实现“一地双收”。

  走进智慧农场,挖掘机正在对食用菌培养料堆进行翻拌,工人们在玉米田间进行开沟作业后,将培养料放入其中,再播撒食用菌的菌种。研究人员告诉记者,这种食用菌培养料是以牛羊粪便和玉米秸秆为主料进行堆沤发酵,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。目前园区一共栽种了鸡腿菇、姬松茸、大球盖菇、双孢菇和金福菇5种食用菌。

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 张天雨:在栽种完食用菌之后,食用菌的菌渣可以直接还田。在第二年进行玉米与食用菌轮作的栽种模式,使玉米栽种在前一年种植食用菌的宽行中,使该区域的有机质含量增加,同时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。

米菇立体间作”种植模式,不但实现了秸秆的基质化利用,食用菌的培养料和菌丝对玉米的生长也起到促进作用,“粮菌双收”的同时改良土壤。今年,农场中“米菇立体间作”模式的种植面积达到30亩,公主岭全市推广面积超过100亩。

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 张天雨:在宽行栽种的食用菌菌丝可以在地底与玉米根系形成互作效应,使玉米根系更加发达,并且食用菌菌丝为玉米根系提供营养物质,可以使玉米增产。去年测算过玉米(每公顷)增产20%左右。

除了“米菇立体间作”,农场中“米豆间作”模式下,玉米和大豆这两个“好搭档”也长势喜人,丰收在望。经过三年的摸索,今年农场大面积推广种植两行玉米、四行大豆的“间作模式”。这种模式下的玉米通风好、透光性高,边行效应明显。同时还能提高土壤肥力,降低病虫害发生率。

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国双:2021年、2022年,经过传统测试,两行玉米和四行大豆,相当于我们单位面积一公顷内,我们种了80%的玉米,种了80%的大豆,相当于单位面积增加1.6倍。


  在“米豆间作”种植模式的同时,农场还施行“米豆轮作”,“米豆轮作”是指在一块田里,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逐年轮换种植。种植大豆产生的根瘤菌能固氮养地,增进土壤肥力,改善土壤板结。

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国双:第二年在轮作或间作、套作的同时,我们在大豆行种植玉米时,土壤里的氮元素含量会增加,对玉米生长会有非常好的作用。

向时空要效益,向科技要发展。小小一方农场,450亩的耕地上实施了20余项农业生产新技术,实现了“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”,打造了土地增产增收的“强引擎”。

作者/出处:公主岭市农机管理总站 阅读次数 [2885]

上一篇  下一篇   
栏目最新内容 | NEW
 吉林市开展农业防汛救灾应急演练
 安图县亮兵镇:科技赋能好“丰 ”景
 龙井市农机总站开展机收减损宣传工作
 安图:农机年检服务“快递”到家门口!
 田间“深度守护者”:敦化市江南镇打响2025年农机深松核验保卫战
 延边州大力发展农机 奏响农业现代化“奋进曲”
 汪清:惠民“零距离”,服务“心贴心”
 【视频新闻】延边:2025年全州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已启动
 松原市农机工作总站召开《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宣贯》会议
栏目热门信息 | HOT
祝贺吉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开通 [57727]
2004年喷雾机(器)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69.3% [57474]
领导致词 [56954]
老农40年苦造插秧机(图) [56879]
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[56308]
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7个农机产品为“2005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商品” [55642]
吉林省延边州农机局召开全州农机工作会议 [55640]
辉南县召开农机工作会议 [55011]
敦化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[54195]
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在京召开 [51793]
 

通化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
地址:通化市新岭路366号
邮编:134001
http://th.jlnongji.cn
主办单位:通化市农业机械管理站
电话:0435-3251117
Email:th@jlnongji.cn